强师德 树典型 立标杆 正师风 ——我身边的渤海榜样典型事迹展播(二)
来源:本站原创 2023-10-31

三尺讲台,终岁莫问枯荣事;两袖清风,回首只闻桃李香。为传播教育正能量,展现广大教师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寿光渤海实验学校特推出“我身边的渤海榜样典型事迹展播”专栏,让我们走近这些优秀教师,了解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风采。本期的优秀教师推荐人物为高二年级历史组刘文浩老师。
刘文浩,2019年入职寿光渤海实验学校,现担任2022级年级副主任兼1班班主任,任职五年以来,连续多次获得市级和镇级“优秀教师”“最美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教师,刘文浩老师深耕课堂,不断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和教法,注重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行为习惯,是学生在学习中的引路人。课堂上刘老师循循善诱,总是用有趣、灵活的方式将历史的知识带入课堂;课下的他总是用最饱满的热情、最智慧的话语悉心为学生解疑释惑,帮助学生们成长和进步。试卷上、作业批改本上每一笔的圈圈画画,不仅是学生学习进步的见证,更是刘老师对教学认真、负责的见证。
师者,如泽如炬,虽微致远。时代在变,孩子成长的环境也在变,青年教师该如何与这一代的孩子更好地相处?“虽然开始很难,过程也很坎坷,但学着放下架子,揣摩学生心理,多一些沟通,还是会收获许多真心。孩子也常常会因为尊重喜欢某个老师而有意识地增强自己的学习责任心,更愿意学习。故心之所向,无问西东,不求立竿见影,只求多年后静待花开的瞬间。”刘老师如是说。
2021年10月18日,刘老师在课堂作业批改过程中,偶然发现13班学生陈晓(化名)的作业本上写下了一段文字,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忧伤,透露出对家庭、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刘老师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情绪变化后,经过与家长电话沟通、与周围学生交谈等方式了解到学生的真实内心情感。因高三连续大型考试部分学科成绩下滑,导致心理压力过大,又因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作为一名外地学生无法经常与父母直面沟通,导致负面情绪积压、无法排解苦闷心情。刘老师从侧面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情况后,与学生进行了温暖的谈心,耐心的交流,并针对性地加以开导、鼓励。苦闷压抑的情绪得到释放后,学生心理状态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走出情绪低谷后变的阳光快乐起来。经过不懈的努力,学生在考取理想的大学后专程回校向刘老师表达感谢之情。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是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的名言,也是刘文浩老师作为班主任的工作写照。与其说刘老师是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不如说刘老师是一位称职的大家长。
“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这是刘文浩老师的座右铭。他是班内学生人生路上的领路人,每天早读的教室和晚上十一点的宿舍总有他的身影,风雨无阻;考试前的冲刺里总有他的陪伴,温情无限;当学生陷入学习压力时,他总能耐心开导,舒缓压力;当学生间产生矛盾时,他总是化身调解员,悉心调解。
2022年5月的一天晚上,刘文浩老师在巡查晚自习的时候发现学生张建东(化名)因生病服药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在紧急情况下,他当机立断开车将学生送到羊口镇人民医院,经检查,需要尽快送往寿光市人民医院洗胃。因学生家长在外地无法及时到达,刘老师亲自驱车五十公里带学生到寿光市人民医院洗胃,并全程陪伴学生直至其不良反应消退,等待家长到来后刘老师才放心的将学生交付到家长手中。夜色中赶回到学校已是凌晨三点,在短暂的休整后刘老师又在早晨5:50出现在班级早读课中。出院后,学生父母以感谢信的方式向刘老师表达了真挚的感激之情。2022级1班在刘老师带领下,班风正、学风浓,成为了学生们的“第二个家”,更是成为了学生受益、家长信赖的模范班集体。
“呕心沥血教育路,旧貌新颜乐耕耘。”渤海实验学校的教师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丰富内涵,生动展现了无私奉献、潜心育人的精神风貌,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托起渤海学子心中的梦想,在平凡的岗位上,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脚印,书写着一篇篇动人的华章,他们用一个个平凡鲜活的故事诠释着他们对教育理想的追求,让一首首教育赞歌唱响在渤海湾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