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远自迩共研修,不负春光与时行——寿光渤海实验学校开展教师培训系列活动
来源:本站原创 2024-02-22
         星光不问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为进一步深化“三新”背景下的教育改革,汲取最新的教育改革经验,构建一支思想水平高、人文修养好、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寿光渤海实验学校2024年教师职业素养培训拉开帷幕。
        1月30日,学校召开教学教研专题会议,渤海实验学校教师职业培训正式启动。梁本江校长进行启动仪式总动员,支部委员徐涛、化学学术委员袁志文主任从教育教学和教研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11个学科的学术委员共同参会。
        梁校长勉励全体教师要学无止境提升专业素养、提升研究能力。把自主成长作为内在需要,不能到需要树荫的时候才去栽树,盼望收割的时候才去播种。未雨绸缪,努力提升自己教育教学水平,才能更高质的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育事业。他希望全体教师在培训中能贯彻“同和文化”精神,居安思危,化被动为主动,在此次培训活动中主动学习、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2月21日,学校邀请三位教育专家到校开展教育专题宣讲,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及全体教师参会。
        上午,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姜正伟科长为全体教师做宣讲。在长达三个小时的宣讲中,姜正伟科长结合大量的新高考试题实例,从国家改革总体方案、时政热点、传统文化、美育教育等多角度,对高考各学科命题改革的影响与联系解读了高考改革的蕴意。姜科长指出,近几年高考命题改革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更加注重对学科思想和学科整体性的考查;二是更加注重在现实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科素养;三是更注重赋予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创新的空间、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四是更注重研读、呼应教材,考查基础的运用;五是注重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整体实施形成合力。
        姜科长指出新高考形势下,教师一是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要从顶层设计上抛弃旧有的教学理念,教师需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课堂教学应是课程的拓展、延申,甚至是超越。二是要充分发挥高效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尝试基于现实情境、问题导向、体验式、探究式教学。教师教学要有目的、有层次的引导学生改变学习形态,要让学生对知识和所学理论有深刻感悟,引导学生去触及和思考学科中最本质的东西。姜科长强调当前的教育改革服务于国家的整体与未来发展,学校及老师要基于“战略性眼光”追寻高考变化与课堂教学,以能力素养和思维品质的双重提升作为今后教育改革的“金标准”。
        下午由寿光市教科研中心教科研创新研究室王义堂主任做第一场宣讲。王义堂主任先介绍了教育科研的现状,接着从教育科研选题的来源和方法、设计题目的思维进程及步骤、题目核心部分的常见结构、题目限制部分的常见结构、课题题目常见的错误写法、设定课堂题目的注意事项六大方面为老师们阐述了教育科研如何选题和撰写题目。王主任希望,在教育科研的路上,所有教师都能成为“四多”好老师。
        最后,由寿光世纪教育集团肖艳校长做下午第二场宣讲。肖艳校长的演讲主题是《成长恰似一路花开》。她以26个字母的互动故事为引,结合自身教育经历,与大家分享了教师成长的十个锦囊:态度、认识自己、目标、参与、引领、坚持、反思、读书、写作、研究。肖艳校长说:“人生没有地图,我们一路走,一路自我修炼,一路追逐梦想,‘心’香载‘物’,幸福未央。”
        2月22日,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分学科进行集体大教研活动。此次活动由学校统一部署,覆盖全部学科,学科组长制定了详实可行的教研计划并组织实施,全体任课老师集体参加学习。
        本次教研活动围绕高考评价体系和高考政策与命题解读、高考试题分析、新教材集体备课三个方面展开。第一阶段各学科组长围绕新高考背景下高考评价体系及2024年高考新动态、命题新趋势进行深度剖析,讲解新模式背景下教师如何完成教学思想转变及对新高考模式的应对策略。第二阶段各教研组长带领教研共同研读、深度分析了最新发布的高考蓝皮书《高考试题分析(2024)》,分享高考心得。第三阶段各教研组进行新教材集体备课环节展示。各学科聚焦新教材,依托高中课程标准要求的各学科核心素养,从多个方面剖析新教材的特征,详细展示备课环节,落实高效课堂建设要求。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本次教师职业素养培训既有高瞻远瞩的理论引领,又有鼓舞人心的经验分享,参与培训活动的教师收获甚丰,回味无穷。凝心聚力,深耕细耘,全体渤海实验教师必将肩负责任、满怀信心,在教育教学之路上,不断锤炼自我,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