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渤海实验学校 > 新闻中心 > 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知识系列宣传(三)| 《环境保护法》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2-03-25

 一、《环境保护法》的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的法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二、《环境保护法》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的国家法律。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 发布人:牟玄;分管领导:常伟芹;主要领导人:付成波)


附件下载:
友情链接: 寿光市教育和体育局
版权所有@寿光渤海实验学校 鲁ICP备20029317号-1
校址:寿光市羊口新区学府街801号
Tel:+86 0536 5117576 Fax:+86 0536 5117576
技术支持:山东东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扫一扫 加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