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黄三角开发正式列入国家战略,作为我市黄三角开发的主战场,地处山东半岛黄蓝交叠核心区域的滨海(羊口)经济技术开发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4年,走过半个多世纪光辉里程的寿光一中同样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梦想推动着梦想,行动推动着行动,一棵名动齐鲁、声振全国的教育大树在寿北,在黄蓝交接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寿光一中羊口校区应运而生,如期开学,以此为标志,我市第二大教育片区框架初成,在“品质寿光”建设的蓝图上写下了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作为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羊口校区凝聚着各级领导的厚望和期许。羊口党委吴广兴书记、寿光一中李玉明校长无数次到学校调研指导,解决实际困难。
为办好这所学校,羊口镇党委政府投资一亿余元,举一方之力用心打造这坐占地200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可容纳2500名学生的教育旗舰。
走进校园,就走进了一座现代化教育殿堂,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报告厅、微机室、录播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以及各项功能先进的教学用房一应俱全;风雨操场、塑胶跑道、体育馆、游泳馆、足球场、篮球场、各类运动器材,极大满足了学生体育课及课外活动需求。此外,所有教室、学生公寓、教师公寓都装有空调、电扇、暖气,学生餐厅可容纳近2500人就餐。
进新校园,“ 求真、崇善、创美、尚勇”八个大字映入眼帘,它代表着寿光一中始终不渝的办学理念,无处不脉动着深厚的文化力量。 正如付成波校长所言:羊口校区是我市最年轻的高中,但她却是一所有根脉的学校,这根脉源自寿光一中半个多世纪的风雨砥砺和文化积累。正因如此,学校从开学之日起,就秉承“办适合教育”的理念,建设和谐、文明、团结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力倡导赏识教育,正如付成波校长所推崇的:“如果你把周围人看作天使,那么你就生活在天堂里。” 而今走进这所学校,她那气宇轩昂、奋发向上的朝气,她那饱含蕴藉、厚积品位的魅力会让你东风拂面,春意满怀。用个性化教学,精细化工作的办学理念,全心全意为学生、教师打造一条直通实现自我价值的康庄大道。
植根教育沃土,滋养师生人生。寿光一中羊口校区是绿色土地,是希望田野,更是梦想家园。在这所勃勃生机的教育家园中,幸福的笑脸书写着学生们乐观、向上的个性;坚实的脚印诠释着教师们对教育事业的激情奉献。梦想从这里启航、希望从这里升腾。短短半年内,无论是学校管理、教学成果,还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硕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局有关领导及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
务求实效 “人本化+精细化质量管理”让学校走向卓越
一所学校的“品位”,在于其管理水平。羊口校区传承寿光一中优秀的文化传统,集约寿光优质普通高中管理资源,坚持“人本化+精细化质量管理”的发展之路,为学校教学等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无规矩不成方圆,寿光一中羊口校区领导深谙这一点。为此,学校始终坚持走精细化管理道路,提出管理无缝隙、无盲点,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包括德育工作制度、教育教学检查督促制度、三级督导制度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各处室的工作职责及流程,使学校各个部门都明确职责,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做到“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在这一点上,学校领导处处以身作则,时时率先垂范,比如夜间值班,学校各级领导进驻学生宿舍,检查学生晚就寝情况。有一次,凌晨一点左右,值班老师在巡查宿舍过程中,发现一名学生突发肠炎并及时送到卫生室就医,老师的认真负责也得到了家长的极大肯定。正是校领导—班主任—学生会三级督导制度,对日常行为规范实行全方位无缝隙的管理制度,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最有力保障。
学校制定了教学监督和奖励机制,经常对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反馈、奖惩。同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落实尖子生的培养和学困生的辅导工作。每位老师都当导师带数名学生。羊口校区距离市区50公里,回家一趟实属不易,但很多老师们自觉地放弃休息时间,贯彻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踏踏实实、不计报酬地工作,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
对此,学校高一 五班张安妮同学深有感触地说,在期中摸底考试中,他进步10多名,成绩远远超过在初中时和他成绩相仿的同学们,是老师帮助他分析了现状,找出了差距,时刻给予鼓励和信心,使自己能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朝着明确的方向前进,成绩稳步提升。
不仅是教学,在学生人身、饮食安全管理方面,学校更是不敢马虎。“一中的大门可不是谁都能进的!”初中阶段,班主任老师总是以这句话来激励班上同学,要想上一中必须付出很大努力,而对于社会上的人来说,这句话更直接表现了一中羊口校区严格的来客访问登记制度。孙培信副校长带我们参观了学校食堂,卫生条件可谓一尘不染,物品摆放井然有序,学校每周都会抽查学校的伙房卫生及工人操作情况。学校配备了先进的蔬菜药残检测仪,确保学生饮食安全可靠。每月都会根据学生的口味变更菜色,后勤还会举行厨师比武大赛,增进厨艺,让学生和教职工吃得更安全、更好。
桃李争妍 打造寿光最优强师队伍
名校应该是名师荟萃之地。名师是学校的名片,更是学校教育教学创新的开拓者。寿光一中羊口校区配备的教师队伍可谓是我市最强大的“师资力量”。她有从全国各地挑选出来的近20名优秀教师,有从我市选拨出来的最顶尖骨干教师,还有寿光一中本校抽调出来的优秀教师。他们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勇于创新,用智慧与汗水,谱写着羊口校区新的历史篇章。
“春蚕丝方尽,寒灯独夜人。岁月荏苒,朝气不减当年。独树一帜,诚育莘莘学子。苦口唤少年,悠悠情切。”高一(2)班单晓然同学所作的一首《予师》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生命终将辉煌。”一句简单地话语,表达了国龙蛟老师对自己心爱学生寄予的无限厚望……在教学楼大厅,偌大的电子屏上滚动着一篇篇感人或励志的“寄语”,诉说着这所学校温馨而感人的师生情……
“实施赏识教育,让每个学生有尊严的成长。”付成波校长的一句话,道出了这所新校所追逐的教育真谛,“不仅要老师欣赏鼓励自己的学生,还要让每个学生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徐涛,全国招聘的高级教师,山东省中语会会员。从开始的犹豫不决到现在心甘情愿扎根寿光教育事业,这一系列心理路程的变化都得益于学校领导和同事在其工作、生活中周到细致的照顾。他是一位幽默风趣的语文教师,严谨而真诚的性格感染着每个学生,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和学生打成一片。课堂上,他教学生以美的观念来学习知识,以灵动的思维来感悟要领。正是这种观念,同学们以高度的学习热情投入到语文课堂上。
李永明,省级优秀教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在实际教学中,努力尝试分层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吃饱吃好”。他组织开展的主题班会活动,根据学生成长困惑,让学生自己定班会主题,比如:“如何对待早恋问题”、“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学会感恩”等,由学生自己主持,学生发言踊跃,各组讨论积极,现场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吸引了全校老师前来观摩学习。
他不是每天都有早读课,但仍然坚持每天在早读课前到校,看看学生有没有人迟到,有没有人生病,有没有谁情绪不对。送学生看病,找学生谈心,生病了,陪着同学上医院;心里不高兴了,给学生们细心疏导。从早到晚,日复一日,这些微小的事件都深深感动、鞭策、激励了每个学生。这就是级部主任张海涛。张华国、房承富、王光宏、刘宝先、高传智、张乐平、李升智、朱恒青、国龙蛟等一个个优秀班主任的动人事迹在校园传送。
……
寿光一中羊口校区的老师来自全国各地,但在他们身体中流淌着一种品格是相通的,那就是敬业吃苦,扎实肯干,对学生一生负责,学生永远是他们心中的至爱;也正是因为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不同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才得以碰撞出激情的火花,校园文化才有了百花齐放的韵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用为师的人格与魅力去感化每一个孩子,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这是每一个寿光一中老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而这一切,最大的受益就是学生。
花开满园 活力与智慧迸发的灵动课堂
学校是点化和润泽生命的圣地,课堂是师生智慧涌动的乐土。教学既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承,更不是教师个人“独白”的舞台。正是在教学的涓涓细水中,师生的生命潜质被激发;正是在课堂的激情碰撞里,师生的内涵才迸发出火花!为此学校确立了课堂教学原则:“创设高效课堂,实施个性化教学,各尽其能,各美其美”。 “以知识传授为载体,赋予每一项教学活动以意义,真正实现教师思想与学生思想的交流,教师心灵与学生心灵的沟通,教师生命与学生生命的对话。”
“山影寂寞 包围 重叠的泪水 夕阳萧瑟 埋葬冰冷的花蕊 还在等谁 车载来思念的气味 带不走秋风的寒冷 还在等谁 空气里布满了心事 装不下 也无法入睡”,这是一首徐涛老师在“名师面对面”大讲堂上写的一首《内蒙归来感怀》。徐老师先是通过成语游戏带动大家进入学习氛围,接着根据名著的填空和歇后语了解同学们的知识积累,跟大家分享作者的故事等,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使同学们更加了解作者的感情。对于课堂教学,徐涛老师有着自己一套独特见解,他说,要让课堂灵动起来,具有活力,那对于教师本身教学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审美”考量。在课堂教学中,从始至终都贯穿着“审美”与“立美”。“审美”是认识美之所在;“立美”是创造美之实践。
俗话说“教无定法”,像徐涛老师一样,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讲课风格,例如有的喜欢站在同学中间和他们侃侃而谈,拉近师生关系;有的细致严谨,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有的善于旁征博引,在课文的讲解中举一反三……他们致力于打造活力与智慧迸发的灵动课堂,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唯一”。
此外,学校还鼓励每位老师根据自己的专长爱好,开发能入脑入心的校本课程。我们确立了以“亲情·感恩·成才”为主题的立体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力求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喜爱的校本课程,让每一名学生都在校本课程学习中受益,每一类问题学生都能有对症的校本课程来矫正。”副校长张福林告诉记者,目前,学校逐步形成一批系统设计,内涵丰富的特色课程体系。
寿光一中羊口校区把课堂教学视为传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不仅帮助学生在聆听理解的基础上生成学科知识体系,还为学生的精神生命建构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使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知识、能力、思想、智慧共存共生的舞台。
追求卓越 辛勤耕耘迎来姹紫嫣红
寿光一中羊口校区开学之初,有的同学曾开玩笑说,“我们就像做实验的小白鼠,很有可能成为牺牲品”。但半年下来,“让孩子上一中羊口校区”的家长愿望和“我要上羊口校区”的考生呼声愈来愈强。寿光一中羊口校区“务实高效的运行机制和周到细致的管理机制”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也结出累累硕果。
走进寿光一中羊口校区,你会感受到,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宿舍或者是食堂,学生的学习生活秩序是那么得井然有序。无论是见到老师还是来访的客人,同学们都会主动问好,来校区指导的王继林书记很有感触地说;“很少见到高中学生这么有礼貌的。”打饭的时候,学生们结伴走在路上,低声讨论着感兴趣的话题,脸上洋溢着阳光的笑容;餐厅内,同学们自觉排队,有的低声背着课本知识……外在成熟大气,待人接物彬彬有礼,性格阳光自信,思维灵动活跃……寿光一中羊口校区学子所表现出的精神面貌和独特气质正愈加成为学校的鲜明标记。
走进寿光一中羊口校区,你会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学校定期举办多种形式、高品位的文化艺术活动吸引师生参与。通过运动会、读报栏、文化长廊、升国旗、“我眼中的老师”等系列活动,把校园中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联系在一起,形成了集体意识和向心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在促进学生成才的同时也为校园文化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走进寿光一中羊口校区,你会感受到,辛勤付出的老师收获着幸福的喜悦。虽然学校地处偏远,但老师们却没有一句怨言。有的教师利用双休日为学生义务补课;有的老师家里有孩子,但为了学生,几乎每天都呆在学校里。在不久前的期中考试中,一中羊口校区有两名同学进入全市前十,重点本科上线近150人,成绩突出。看到孩子们一天天成长,这是作为老师最大的欣慰。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份努力,一份突破;一份创新,一份超越!寿光一中羊口校区正在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办学之路。未来的期许和发展,相信寿光一中羊口校区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取得更加令人瞩目的成就!